如何正确使用药品?
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药品的使用不可避免。然而,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药品,很多人依然存在疑惑。今天,就来看看关于药品使用的重要知识,希望能帮助大家安全、有效地用药。
正确使用药品的基础常识
1.遵循医嘱
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和建议使用药品,不擅自更换药品、增减药量及改变用药频次。这是保证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。
2.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
了解药品的成分、适应症、不良反应、使用方法、有效期以及注意事项。对某些药品可能存在的禁忌和相互作用,特别需要注意。
3.定期复查
其是对长期用药的患者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慢性心脏病等,应按时进行复查,以监测药品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。
日常用药细节
1.服用时间
不同药品的吸收和作用时间不同。有的药品需要饭前服用(如阿司匹林肠溶片、莫沙必利片等),有的则需要饭后服用(如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等),这对药效有直接影响。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服用。
2.充分饮水
大部分口服药品需要用足量的水送服,通常为约200毫升的水。某些药品,如抗生素,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,以使药品溶解充分和吸收良好。
3.避免误食和重复服药
日常家庭药箱应分类整理,标记清楚,以避免误食。每次服药前应确认药品名称、剂量,避免因大意而重复服药。
4.减少漏服
每种药品都有特定的服药时间和剂量要求,如果漏服后补服可能会影响效果或增加副作用。因此,您可以借助手机提醒或药盒提醒器等工具,帮助自己按时服药,以减少漏服的情况发生。
常见用药误区
1.抗生素的滥用
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,病毒感染(如感冒、流感)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。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疾病,反而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。
2.止痛药的使用
不要长期、大量地使用止痛药。应查明引起疼痛的根本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。长期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,导致病情恶化。
3.自行停药。
长期慢性病患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)应按剂量规律用药。如自行停药,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。任何用药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
1.儿童用药
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,因此药品代谢能力较弱。因此,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、剂量适宜的儿童剂型药品。
2.老年人用药
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病,通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品,但药品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也较高。应密切监测用药效果和身体反应,定期复查。
3.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
用药须十分谨慎,避免对胎儿和婴儿造成影响。若需用药,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。
药品的储存
正确的药品储存有助于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:
1.避光保存
很多药品,如维生素C等,应避光保存。
2.冷藏保存
某些药品(如胰岛素、双歧杆菌、三联活菌等)需冷藏储存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药品应避免与食品混放,以防交叉污染。
3.干燥、密封
一些药品对湿度敏感,应存放在干燥、密封的环境中。
4.远离儿童
药品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,以防误食。
总而言之,正确合理地使用药品,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,促进康复,还能避免因错误用药带来的风险。
(药学部 陈国进)